二零零六年 環境號外




書評: Global Warming: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by Mark Masli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姬英輝


對一本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系列的百多頁小書,我們當然只能期望它就著某個作者關心的向度,去介紹Global Warming這個主題,而不可能將所有該主題所連繫到的重要問題,都拿來反覆辯證一番。至於作者關心的那個向度,當然就要把一己之立場放在辯證的脈絡下作立體的介紹。

就全球暖化這個龐大的課題,我可以想像到的討論向度,起碼包括:

一. 全球暖化的「科學」論爭的性質,這牽涉到揭示「科學」能否價值中性的問題--如「全球暖化」這個名詞相比於其前身「溫室效應」,是背負了怎樣的不同的政治觀點,又如評估一些「科學事實」,像某一個地區的氣溫上升或下降時,是帶著怎樣的背景了解。這個向度的探討也須包括對風險評估的方法論及有關的價值作出批判。

二. 「科學」與「決策」--這不但包括介紹政治、經濟的現實與偏見如何扭曲了決策所可能有的人文與存在關懷,亦包括探討某類型的「科學」作為一種意識型態,和主流政、經決策的取向,是有著怎樣的互相支撐的關係。例如本書所強調的--全球暖化作為一個臨界而過界後則如滾雪球下坡般的可能性--通常不被決策者承認,更未能因應採取基於「precautionary principle」而作的對策。所謂「precautionary principle」是指當某種科技與行為可能帶來嚴重的不良後果,那麼,舉証責任便在要採用有關科技的一方,只有證明不會帶來這些後果才能進行。故此,與「precautionary principle」逆道而行的現狀,就恰恰反映著某些佔據現時科技與消費市場的既得利益集團,正在支配著政策的決定。

三. 評論現階段國際間對全球暖化所採取的態度與政策方向,包括檢視《京都條約》及內裡一些重要的取向(如「廢氣排放交易」(emissions trading) )所揭示的論爭。

四. 審視現時世界上的政、經、意識型態結構是否具備條件去扭轉全球暖化這個趨勢。

就以上四點,不可能一本Very Short Introduction便都處理好,大致來說:

第一點:本書在介紹全球暖化被確立的過程中,對正反雙方如何「利用」科學,有一定的涉及;

第二點:本書鮮有觸及--除了「篇幅所限」的原因外,可能亦是基於作者仍有一定的科學(事實)/價值二元劃分的傾向,故不能道破兩者之交纏;由此,

第三點: 這方面的鋪陳亦只屬於流水賬式交待,國際談判上各種勢力之交鋒(包括西方已發展國家vs發展中國家聯盟G-77)並未得到立體的處理;「發展主義」(即利用「科學」及各種「現代」機制去提高國家的GNP,以富裕國家之消費生活水平為追趕目標)作為全球暖化與國際角力之共因,並未被指認出來。反之,本書作者的行文中一再嗟嘆發展中國家「發展」不足,以致未能如富裕國家般對未來氣候形勢之急遽轉變作出適應,這便給人強烈的不單是「technological fix」(科技能解決一切)、甚至是「money fix」(錢能解決一切)的印象;

第四點,作者只是沿著以上所說的「嗟嘆發展中國家科技/錢財力量不夠」而估量各地未來應付氣候突變之應變力,對更根本的制度性與意識型態的批判是談不上的。倒是全書最後一章(Conclusion),卻以僅僅兩頁只有幾百字的筆鋒一轉,提到technological fix不一定有效,反而會引申更多問題,至於不利於「應變」的政、經現實,其實也難望扭轉,故全球每個社區,都要自己重新反省一下,到底要怎麼辦了。雖是未有帶出任何確定的反省方向,這幾百字倒是將前面各種樂觀的科技補救、發展主義式的方案或擬方案都自行打了很多個大問號。

對筆者來說,本書最有知識趣味而又不淪於過份簡化的部份,是縷述大半個世紀以來測量全球暖化的蓽露藍蔞。最弱的部份,是探討解決之道--可能這也很難罪怪作者,因為這課題實在太沉重了。最感人之處,是寫出農民與農業最是依靠氣候的「可預測性」而存活,全球暖化造成的不可預測性,對農民與農業之傷害可想而知。一方面,基於地理的偶然因素,暖化所造成的颱風、海嘯、水淹、天旱、疫症等現象對第三世界某些地區(如尼羅河三角洲、孟加拉)的影響,可能最為劇烈。此外,就是全球化的貿易現時已將農業困在「出口導向的生產」死局內,令農民在未來的遽變中不但因不能再生產出口的經濟作物以致破產,更連自己的吃穿所需,都因自給經濟早已被消滅而成為全球暖化中最慘烈殉葬之亡魂。

又,掩卷之際,見呈現於香港與「大中華」的當代漢族文明,一天到晚追求富裕,短視到幾十年內(2050年前?)就可能產生的地球大災劫也妄顧妄聞--追逐汽車文化,棄舊追新不斷消費浪費能源,天天自我祝賀超英趕美(其實那些都不過是壞榜樣)不特已,還要一條鐵路插入自重自足不擴張不外求的文化、宗教、社會的腹地,剷走另類生活的可能性,迫人共墜孽海,遺禍百代蒼生,簡直令人毛骨聳然。






社運何須粉雕玉琢?居民抗爭何堪騎劫﹗

評《灣仔街紙》--市區重建策略檢討計劃總結報告書 (2006)

文思慧


《灣仔街紙》(總結報告書)是收錄之前出版的《街紙》的最有代表性文章云。閱後初覺茫然,復覺驚心﹗不知道這麼悲慘(雖然不是罕有)的迫遷「重建」事件,竟可以被花巧的圖畫印刷、文字魔法重重疊疊地掩蓋,從而製造出一幕專業救世、明天更好的終曲,即埋下了由專業精英甚至加入財團主導、由群眾配合去「發展」的增值社會,乃是更好的明天的伏筆。

抗爭勝敗真耶幻?

拆卸利東街引發出H15關注組長久抗爭中所提出的要求,全不能實現。這是運動的大敗、慘敗,卻被《街紙》一書輕輕帶過,而將大量篇幅轉移去說有了這次專業及區議員的帶領,開了破天荒先例,便可裨益於日後各區重建時的社會工程。書中講及有關的裨益可歸納為以下三項:(一)把市建局收地重建過程中諮詢機制的缺陷暴露出來--包括要早些諮詢、要就更廣泛的問題如怎樣更新和發展該地區作諮詢;(二)讓大家認識了應搞「社會影響評估」;(三)提出了「社會企業」的年代經已來臨,香港舊區重建要把握這個契機。

上述這些被《街紙》視為新視野的項目,貌似激進,到底隱含了那些價值傾向,其實值得一一解剖、辯論。例如,諮詢機制要涉及更新和發展有關地區,甚麼是更新、發展?是向「市場增值」傾斜的那種可持續發展(發達)嗎?又如「社會影響評估」,所指的是那個範圍內的社會、那些影響會納入評估中?容我得罪問句,喜帖街的印刷與所用的紙張,需不需要(在大眾的支援下)改用環保甚至減用的原則?又假若重建了讓人更能安居的社區,區內的業主們會加租嗎?這些都是只去侃侃而談「社會影響評估」所不能揭示的根本問題。至於「社會企業」是甚麼,按照本書所提供的外地例子,有的是得到Shell、IBM等財團參與在區內「製造就業」的「振興經濟」舉措,有的是利用搬弄區內「景觀據點」去吸引遊客......可見「社會企業」對社區來說,是提升還是出賣,實在大有斟酌之處。

但聞新人笑,不聞舊人哭?

《街紙》縱使將這次在灣仔展開的「市區重建策略檢討」視為一個里程碑,卻對上述的基本價值問題無甚明確探討,故由之而引申的「以人為本、居民參與」重建模式,其實亦無明確闡釋。另一方面,本冊子中不同的文章都不時展露了(一)向現有權力結構傾斜的終極價值觀;(二)完全蔑視居民自發反迫遷護家園的運動傳統。前者表現於在說了一堆漂亮的抽象原則(如公平、為本土文化自豪、多元化選擇、保留社區網絡、了解居民需要)之餘,每當涉及具體評論與提問時,便會提出市建局收購物業不應「扭曲市場一貫運作秩序」、「尊重私有產權原則」、「以原業主為本」等吻合於官商長期聯手為鞏固其利益而製造的意識型態--亦即是令高地價政策、托勒斯壟斷、金錢主導人民無根等反倫理境況得以在香港日趨熾烈的惡劣根源。

至於自捧是次之「市區重建策略檢討」是前無古人,則恐怕是從統治精英、專業主導的角度來看歷史,才會如此狂妄。在鋪敘「重建」在香港之百年歷史時,有關文章認為英國人在香港率先作的重建是為了改善居住環境與防止傳染病爆發,而對往後百年的各種遷拆重建,都沒有提出甚麼批評,只是對近年市建局未能平衡「互相衝突的多重目標」提出質疑而已。

其實,古往今來統治者怎樣建設城市、怎樣推倒城市、怎樣重建城市,從來都是為掌握權力者的利益著想。從古代羅馬建成鬥獸場以顯統治階層與眾同樂、一起享受觀看奴隸鬥獸的懷柔舉措,以至在香港歷史上屢見不鮮的木屋區大火、將重建區大火、及近至清拆荃灣及金輪大廈等之天台屋、清拆大磡村等等數之不盡的趕絕居民及居民抗爭,都是清楚不過的例子。而為甚麼滿口改善居住環境及公共衛生,卻又在回歸大局已定前,經年累月都沒有在居住條件大有可改善之處的九龍城寨搞甚麼重建?一切在於權力之自我延續與擴張,實在昭然若揭。而長久以來香港的統治者讓地產勢力見山開山見海填海,而不受大眾的質疑,實在亦反映了教育與宣傳向港人長期散播追求破舊愛新、地產增值等「民粹感情」之成效。對這一切,《街紙》皆無批判及交待,彷彿自盤古初開,到今時因為有了灣仔區議員、專業規劃師、建築師、測量師、環保團體、文化界等專業精英參與其事的「關注活動」,才呈現出重建過程之不合理,及由於這些「關注活動」,日後轉向合理化便指日可待了﹗

由「重建」所引發的社會反省與行動,應是徹頭徹尾的政治與倫理挑戰及取態--當下便涉及「說不」的勇氣、合作與關懷、小即是美等等顛覆著眼前強大的常規政治與經濟暴力的自主追求。反之,借著甚麼曲曲折折的專業精英課題--如可持續發展、社會企業、持份者、舊區的社會資本、區政空間等擾人清聽及唬嚇民眾的噱頭,也許能為專業精英要多分權力的幾杯羹鋪路,卻嚴重混淆了重建議題所涉及的反欺壓抗爭的政治與倫理。我見到的《街紙》,政治上沒有真正的權力批判,也無倫理上的提升,既望不見歷來「重建」中犧牲者的白骨,還滲露出禁不住的沾沾自喜。



----------------------

延伸閱讀:

  • 金輪抗爭:從天台到八樓 (香港:學聯社運資源中心,1996)
  • Streets: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Public Space (Ed. by Celik, Favro & Ingersoll, Berkeley, CA: Univ of California, 1996)
  • The Humane City (John R. Short, London: Blackwell, 1989)
  • 神話喜帖街 (陳景輝,2006.8)

   

      







網上電台節目連結

香港人民廣播電台(一台)《人世道-天國情》

2006年8月2日
話題:「永續的有機關係」
主持:阿Ming、Pauli、Davy /嘉賓:文思慧(有機農民及土生合作社成員)
因為錄音軟件出現問題第一節音質未如理想,敬請見諒!
下載
 [第一節]  [第二節]
(如要儲存檔案,請在連結上按滑鼠右鍵,然後在功能表中選取「另存目標(A)...」)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