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主義的執迷

文思慧

Wolfgang Sachs、Vandana Shiva、C A Bowers、Jerry Mander等作者的眾多著作,不單明確地分析了今日全球化浪潮加劇了貧富不均,更常常從不同的文化、社會現象──電視、教育IT化、生物科技主導了的農業、「生活水平」的標準化(中產化)......,去揭示「發展主義」*在第三世界及弱勢族群的「思想」和「教育」領域上的侵佔,而這又如何大大地削弱他們的自主和獨立性,製造了一元化的世界觀和生活觀;當然,轉過頭來,這些觀點又再生產扭曲了的(甚至是自我扭曲的)「發展」浪潮。要從文化根本處回擊這樣的意識型態洗禮,其中要正視的,就是有什麼教材和教育過程在延續下一代對「發展主義」的執迷,不斷蒙混「已發展」和「發展中」國家兒童的價值與概念。

《三重溪水壩事件》是派翠西亞•波拉蔻表述色彩斑爛的傳統與傳說故事系列的其中一冊圖文並茂的童書。這次談到閱讀書籍傳統的失落,但也不是純粹重看書、貶電視的故事。那也是關於發展主義以「有用」去處理文化的故事:書本「用」來做門檻、蓋屋頂、建水壩......,在其間,便失去了書本所代表的「講故事」傳統,即當地人代代相傳的文化生活的追求。

《天堂島》則剛剛相反,對於建收費快速公路、將居民遷出、要他們放棄原來的經濟生活而改在超級市場打工,都一一地無任歡迎,認為是「進步」所免不了的代價和改變。其間隱約地表達了也有人反對,但並不說明其理由。最後大家「高高興興」慶祝新時代來臨,還總結出一句(大家不會陌生的)──「沒有人可以討好每個人。」(誰最「被討好了」呢?!)可謂一本典型的反面教材。

《巫婆與黑貓》卻不賣這套「平衡各方利益」(實則替財團發展商的操控掩飾)的表面持平觀點。女巫要改變黑貓來遷就自己的「物業」,還是要改變自己的「物業」去尊重黑貓、尊重生命?答案是那麼鮮明。

虛懷若谷,不要以滿口發展主義的咒語去助紂為虐,是我們的童書要有的突破,這樣才可讓閱讀成為重新爆發的文化騷動的一個關鍵環節!

註*:發展主義,簡而言之,是將資本累積、消費與全球國際貿易的擴張、更多物質為個人擁有所呈現的「富裕」,皆視為理所當然的社會目標;並將支持著這些目標的體制與剝削關係,視作無可避免的手段。

(本文曾刊於樂施會《無窮》雜誌第一期)

《三重溪水壩事件》(Aunt Chip and the Great Triple Creek Dam)
作者:派翠西亞•波拉蔻
出版:遠流出版
出版日期:二零零零年二月


《天堂島》

作者:查爾斯.奇賓
出版:遠流出版
出版日期:二零零二年二月



《巫婆與黑貓》

作者:文萊利.湯瑪士/繪圖:科卡.保羅
出版:三之三文化事業
出版日期:一九九八年